降温小知识
发布时间:2019/11/26 10:19:23 作者:刘道学 浏览量:2459次
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,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,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;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℃~37℃,只有超过37.4℃才可以认为是发热。
二、正常体温参考值
A.口腔体温范围36.7℃~37.7℃之间
B.腋窝温度范围36.0℃~37.4℃之间
C.直肠温度范围36.9℃~37.9℃之间
三、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
宝宝发热,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:物理降温、药物降温。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;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。
A.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
▲头部湿冷敷: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,2~3分钟换1次。
▲冰枕:把冰块捣碎,与水一起装入冰袋(或热水袋)内,排出空气后,拧紧袋口,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。
▲温水浴:让发热宝宝在30℃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~30分钟。
▲擦浴:用30%~50%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,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、下肢、额部、颈部、腋下及腹股沟等处。
B.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
▲如果服用一次后,热度不退,再次服药需间隔4~6小时。
▲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。例如,常用药扑热息痛,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~15毫克。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,即可发生急性中毒,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。
▲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,降温幅度不宜太大、太快,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、虚脱等情况。
▲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,宝宝不发热时,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。
▲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,如果宝宝出汗较多,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,以免发生虚脱。